国产大飞机C919再添新航线!
6月14日上午9:37
机号为B-919A的东航
全球首架C919客机执行MU5309航班
搭载162名旅客
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广州白云机场
关于C919,你了解多少?
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,C919上都有哪些高科技?它的名字又有什么寓意?关于C919更多信息,一张图带你了解:
自去年5月以来,C919执飞的有
上海虹桥—北京大兴
上海虹桥—成都天府
上海虹桥—西安咸阳等航线
此次东航C919首飞广州
标志着正式开启
第四条商业定期航线的运营
C919牛在什么地方?
C919在设计和技术等方面实现了多项突破,彰显了我国自主创新的硬实力,例如其中的货舱门作动系统和机身飞行受力状态模拟技术。
货舱门作动系统
C919的货舱门作动系统由火箭院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研制,系统主要为C919的货舱门开关等动作提供动力支持,确保货舱门开关、支撑的稳定。
C919的货舱门作动系统具有安全性高、寿命长、控制精度高等特点。
● 安全性高
采用电动、机械异构冗余设计,在飞机货舱门任何单点失效的情况下,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● 寿命长
系统通过了全寿命的可靠性设计,能够跟随飞机工作30年。
● 控制精度高
货舱门作动系统在开关门的整个行程中,精度可达0.1毫米。
目前,该系统的68项鉴定试验全部通过,标志着系统设计需求符合性全部得到验证,具备随飞机取证和批量交付条件。
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,通过技术的改进和提升,后续,该货舱门作动系统还可以推广到其他机型的主货舱门作动系统、飞控作动系统、起落架作动系统等,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。
机身飞行受力状态模拟技术
飞机机身是整机中受力最复杂的部位,因此机身损伤容限试验是飞机的试验体系中,最复杂、难度最大的试验之一。这种试验,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,除中国以外,只有美国、德国、日本能做。
损伤容限试验,是在试验件上人为制造裂纹损伤,然后通过模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环境、各种载荷,来观察这些细小损伤对试验件何时有损害,损害程度有多大。损伤容限试验可以确保C919机身在使用过程中的损伤达到临界尺寸之前,被检查发现且完成修理,使得飞机结构可持续满足剩余强度的要求,保证使用安全。而且试验全过程都要接受中国民航局适航司的审查,试验验证没有问题后,C919才能拿到中国民用航空运输类飞机型号合格证。
目前在国内,能够给C919做机身损伤容限试验的企业只有两家,火箭院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静力研究室2020年为C919量身定做的“机身飞行受力状态模拟技术”是国内精度最高的损伤容限试验方法,判读精度达到了0.005毫米。
“机身飞行受力状态模拟技术”可以通过对试验件不同的裂纹状况检测,对机身的各个部件损伤进行真实模拟,在同一时间检测出机身30多个地方受到的各种各样的力。
打个比方,就像想知道两个人扳手腕时用了多大的劲,一般的检测技术只模拟检测手腕,手指的力道,而“机身飞行受力状态模拟技术”则可以同时模拟检测从手指到手腕直至手肘,大小臂各个部位的全方位用力状况,而且更精准,不留死角。
C919新增“沪广快线”
自C919投入商业运营以来,越来越多的旅客乘坐、体验了国产大飞机。截至2024年5月27日,C919航班执飞的3条航线,总计商业运行飞行6090小时,承运旅客超27.6万人次。
现今,东航C919机队规模已达6架。根据当前航班计划,东航C919客机每天将在新增的上海虹桥—广州白云航线上执行往返共2个航段。
● 去程MU5309航班上午9时30分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,11时55分抵达广州;
● 回程段MU5316航班13时30分从广州起飞,16时整抵达上海。
● 目前,东航重点打造的“沪广快线”航班量达到每天36班(往返),航班频次平均每小时一班、高峰时段每半小时一班,月均运输旅客超15万人次。
随着新C919飞机的交付,东航C919执飞的定期航线将继续“上新”,方便更多旅客感受国产大飞机带来的出行新体验。
资料参考:央视新闻、新华社、广州日报、中国商飞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
图片来源同上,非商业用途,若构成侵权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
广州市科协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原标题:《C919落地广州,国产大飞机到底有多牛?》
阅读原文